員工參與度調查問卷不僅能衡量員工幸福程度,它還能衡量員工對於公司的使命和成果有多投入。員工參與度之所以非常重要,是因為它是企業健康的重要指標,也是能幫助企業看出哪裡需要改善的好方法。
馬上就試試我們的員工參與度調查問卷範本吧!
利用有社會科學根據、自動又快速的參與度調查專案,打造更好的工作環境
當員工投入自己的工作,就會感到更充實、更有衝勁,當然也就會更有生產力。有研究案例發現,參與度高的員工比其他員工的生產力高出 22%。
從這樣的績效成長可看出,企業不僅應該衡量員工參與度,而且不能不做。
員工參與度和員工滿意度的差別何在?儘管兩者有重疊之處,員工參與度事實上比員工滿意度涵蓋更多範疇。換言之,參與度高的員工極可能滿意度也高,但滿意度高的員工則不見得參與度高。
學術界對於員工參與度的確切範疇辯論得很激烈,但根據一些近期相關研究的觀點,我們可以知道一份好的員工參與度調查問卷應衡量許多因素,包含:
大部分的人不會單純只想要一份輕鬆的工作。人們通常喜歡接受日常工作中的挑戰和測試,有挑戰性的工作可能會帶給員工極大的激勵——前提是員工必須清楚知道該任務與公司績效息息相關。運用員工參與度調查問卷詢問員工他們的工作多有挑戰性 (或激勵性),以及他們是否能看出其工作績效與公司表現之間的關聯。
員工有野心是好事。有野心的員工可能會是您團隊中最自動自發、生產力最高的成員,但是您得讓他們清楚知道您會怎麼提拔他們。若他們一直看不到升遷的希望,您可能就會有失去他們的風險。員工有清晰的職涯目標很重要,但也得靠公司伸出援手。您的員工是否有受教育和指導的機會?發送員工參與度調查問卷能協助您瞭解員工是否清楚看見發展機會,以及他們在前進的路上是否獲得需要的支援。
員工對公司的榮譽感會表現在工作上。他們是公司使命的虔誠信徒,且渴望看見公司成功。這樣的態度會呈現在工作績效上:因為當他們以公司為榮,也就會以工作為榮。培養這種榮譽感不是單純讓員工感覺良好而已,還要讓他們能專注、與同事合作無間,並隨時準備好解決問題。
顯然,員工花很多時間與同事互動。任何公司,不論規模大小,都必須思考員工在職場上的關係:他們如何互動、如何看待彼此的能力,以及他們認為公司勞動團隊的優點與弱點為何。員工對同事的觀感,可能會大大影響他們達成公司目標的士氣和信心。不管您實施什麼員工參與度管理策略,都應該針對這些議題進行員工調查。
單單衡量員工參與度,並無法促進工作團隊的參與感。除了研讀調查結果外,您還必須找出哪裡要改善,並將員工參與度策略付諸實施,以達到改善的目的。這才是重點所在。
您或許只對衡量及改善某幾項員工管理因素有興趣。舉例來說,您可能只想放大檢視貴公司的管理績效對員工參與度的影響。若是如此,您可能會想採用「管理績效調查問卷範本」,或擷取「員工參與度調查問卷範本」中,與管理績效有關的部分。
但如果您是要透過問卷調查來制定員工參與度策略,上述方法可能會不夠全面。如果您一開始就偏重某一主題,可能會錯過其他需要改進的地方;比如說,與管理績效相比,職涯發展機會或許是影響貴公司員工參與度的更大因素呢!
如果您想制訂全面的參與度策略,請務必先對員工參與度有全盤的瞭解,接著再著重於特定的主題上。
完成問卷調查並找出哪些地方需要改善之後,您就必須開始排出優先順序。您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會是想要處理決每個沒拿到滿分的領域,但是請不要這麼做,因為這樣做必定會耗費太多資源及管理人員的精力,導致最後的效果不彰。
相反地,請試著找出可一些能提升員工參與度的關鍵因素,並專心處理這些項目。要強迫自己只列出少少幾項優先重點並不容易,問問自己下面這兩個問題,可有助於縮小範圍:
無論您選擇採取什麼行動,請務必讓員工充分瞭解您的計畫,確保他們瞭解您會在何時、以何種方式實現您的計畫。公開透明是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。我們提倡企業應以 SMART——明確 (Specific)、可衡量 (Measurable)、可實現 (Attainable)、相關 (Relevant) 以及符合時效 (Time-bound)——作為目標。
要怎麼判斷您的計畫是否有取得正面效益?當然就是再度發送員工參與度調查問卷。要不斷改善員工參與度,關鍵在於持續且經常性地衡量它。